党建工作

【暑期社会实践】经管学院“水润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鸡戏坪村开展“精准扶贫”调研

作者:王嫣然 |来源: |发布日期日期:2017-10-28 | 阅读次数: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同时表达赤子感恩反哺之情,实践团以党建引领社会实践,以“扶志,扶智,扶治”为主题,聚焦农村精准扶贫,深入鸡戏坪村开展调查。实践团所到的鸡戏坪村地处黔西南,隶属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营盘乡是贵州省二十个极贫乡之一,当地政府为了帮助村民脱贫,推行养殖桃花鸡政策。

  

  营盘桃花鸡采取政府引导、平台公司“兜底”的方式,以“三变”改革为统领,立足资源实际,采取“公司+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部门”运作方式。养殖主要以集中养殖和分散养殖为主。集中养殖占集体林地118亩,桃林为主的特色果林160亩,建有鸡舍167个,饲养品种为本地土鸡桂香、瑶山红等,饲养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进标准化养殖,控制违禁药品添加,禁使用抗生素、激素投入。

  7月25日上午10点北京建筑大学经管学院“水润苗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营盘乡鸡戏坪村村委会。很荣幸地采访到了鸡戏坪村委副书记,了解当地情况。

  Q:党中央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相应的脱贫工作,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成效?
      A:党中央在2015年进行了相应的部署与规划,计划在2018年能够全面脱贫。
      Q:党中央在当地的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帮助村民实现脱贫?
      A:产业脱贫,通过发展养殖桃花鸡、种植精品水果和开发龙潭峰旅游区,来带动地区发展。下一步计划建设养牛场和养猪场,来进一步带动地区脱贫致富。
      Q:养殖桃花鸡对养殖户的生活有什么改善?
      A:增加经济收入,在这之前,大家是通过种植玉米土豆等老式的种植方法和年轻壮劳力外出打工维持生计。养殖桃花鸡之后,村民可以实现在家打工,有效的解决了168人贫困的现状。也可以相对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Q:咱们村桃花鸡的养殖规模有多大?
      A: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我们村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四万多只鸡,并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Q:据我们所知,这里是少数民族的杂居地,政府有什么惠民措施么?
      A:五个一批:教育脱贫,针对贫困户的小孩的上学问题,政府出资资助其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医疗赞助,政府对贫困户的一些医疗费用上的减免;生态补偿,退耕还林的补助和种植相应水果的收入;政府兜底,针对贫困户低保户,给一些资金上的补助;产业脱贫,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来带动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造,危房改造,中央拨款帮助当地经济建设。
      Q:我们这个地区壮劳力的文化程度多高?
      A:一部分中专,大部分初中。
      Q:咱们地区对于教育发展的意识呢?
      A:大家还是比较重视教育的,都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教育走出大山。
      Q:咱们的村民对于政府推行政策的了解有多少?
      A:政策的响应程度高,每家每户都会发送相应的材料,村委会经常组织开会,通过上网了解相应的惠民政策。

  下午一点,实践团成员采访了鸡戏坪村村民张根宪先生。他本人患有阑尾炎、骨质增生不能干重活。妻子有严重的妇科病、肩周炎、骨质增生,也不能承受过重的劳作。育有一男二女,父母均达到80高龄,只能靠养老金过活。

  我们了解到,村里有24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达到744人。政府为了帮助村民脱贫,推行了养殖桃花鸡的政策。作为技术员的他,每月有2500元的工资,每年还有每亩地300元的补贴,这笔收入为养殖户减轻了经济负担。同时作为养鸡户的他,平日里的工作十分繁重。养鸡户每人负责1000只鸡,鸡的成长期大概为6个月,他不仅需要负责每一批鸡仔的育苗和防疫工作,还需要负责粪便的处理、围护设施的检修和加固等工作。

  在农业方面,由于当地水资源匮乏,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等作物;在养殖业方面,受地理条件等限制,只能利用当地的原生态桃林,养殖特色桃花鸡;在旅游业方面开发龙潭峰旅游区,龙潭峰是贵州省第二高峰,是乌蒙山脉中的一条独特的风景线。

  傍晚六点,实践团成员来到了一对耋岁老夫妇的家。他们的家位于一个偏僻的山坳里,外墙破败,屋顶单薄,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仿佛是那种80年代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样子。

  由于两位老人年事已高,听力不好,待我们说明来意后,他们才慢慢地打开了话匣子。我们了解到,两位老人育有两子两女,大儿子是和俩女儿家都是贫困户,自顾不暇,根本无法接济老人。二儿子在乡里任教,但是自从分家以来很少过问二老的生活。因此老人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卖鸡蛋,80高龄的两位老人仍需上山捡柴烧火。

  老爷爷办理手续取到钱后,一直感激着这个惠民政策,因为他们始终坚信终有一天国家政策的落实会改进他们的生活现状。夜色已浓,我们不得不离开,当实践团成员向两位老人辞行时,他们热情地赠予用来维持生计的鸡蛋,我们婉拒。最后实践团指导教师王嫣然提出给两位老人送上一床被褥,贡献微薄之力,两位老人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一天的奔波辛苦而充实,实践团的每位成员都收获颇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深入到基层调研,调查真实的民情,掌握一手资料,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现状,从而帮助他们。实践团12位成员的力量渺小而卑微,但我们坚信,扶贫先扶志,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当地村民的自强不息,营盘乡定能描绘一个美好的未来。